城市与环境学院

李同昇

个人信息

姓名: 李同昇

学历:博士

职称:教授

邮箱:leetang@nwu.edu.cn


个人简介 


李同昇,生于1960年,陕西岐山人,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1984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地理系,1992年在敖德萨大学获得地理学博士学位(经济与社会地理学专业),2000年晋升教授,2003-2004在莫斯科师范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(6个月),2001-2012年担任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/城市与环境学院副主任/副院长,2013-2020年担任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。现任西北大学陕西省情研究院院长。

长期致力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,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及其优化调控、农业科技园区创新扩散与农区发展、城乡转型与城乡一体化发展、扶贫开发研究与评估、国土空间规划与管控等方面。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3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重大项目、973计划项目子课题、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、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。在《地理学报》《地理研究》《地理科学》《地理科学进展》《城市规划》《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》等学术期刊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60余篇,合作出版《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》《Developing China's West: A Critical Path to Balanced National Development 》《乡镇社区发展与规划研究》《陕西文化景观研究》等10余部著作,获省市(西安市)科技和学术奖励5项,2009年获评首届“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”,2019年获“中国地理学会建设突出贡献奖”。

承担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委托的各类项目30余项,主持或组织完成的《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报告(陕西/陕西/甘肃/河南/河北/山西)》《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》《陕西西咸新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示范方案》《西安市秦岭北麓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》《安康市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方案》《安康市“十三五”规划》《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调整优化方案》等获得国家和省市政府采纳和实施。2010年以来,获得陕西省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5项,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“2017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个人”和“2018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”。

先后讲授10余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,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级专业建设和教学研究课题,提出了研究生教育的“道德素养 + 创新能力 + 交流能力”的综合培养模式、本科生“过程考核+资格考试 + 口试+项目训练”的课程考试新模式,合作出版国家规划教材《世界经济地理》,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教学奖励,2次获得“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”称号。培养研究生(含在读)120余名,其中20人已获得博士学位、80余人获得硕士学位,2人获评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。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”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。

现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地理学会“一带一路”分会副主任、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、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秦巴分会副主任,《中国国情与发展论坛》创始成员、中国城乡发展智库联盟副理事长,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、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、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(西咸)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;担任《地理研究》《地理科学》《经济地理》《人文地理》《世界地理研究》期刊编委;担任《中国大百科全书--世界地理卷》欧洲分支学科主编和亚洲分支学科主编。


代表性科研项目


(1)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乡村空间类型及其综合发展模式研究—以宝鸡地区为例( 49671023)1997-1999(负责人)

(2)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“中国区域开发的地学基础的综合研究”(40131010)子课题:区域经济影响因素的典型研究2002-2005(负责人)

(3)国家973计划项目“东北亚生态系统演化及生物多样性研究”(2005CB724801)子课题:西伯利亚自然-经济系统的特点及其地域开发功能和方向2005-2007(负责人)

(4)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: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创新扩散的机制分析及其示范推广模式研究(05BJL07)2005-2007(负责人)

(5)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西北地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研究”(08 ZD027)子课题:西北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指标体系研究2008-2012(负责人)

(6)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的空间扩散及其地理模式研究(40871068)2009-2011(负责人)

(7)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的农户采用行为研究(41271131)2013-2016(负责人)

(8)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:农业科技园区创新扩散中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采用行为与机制研究(41771129)2018-2021(负责人)

(9)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:流域PRED系统及其时空协同研究--以渭河流域为例(20060697004)2007-2009(负责人)

(10)陕西省科技研究发展(攻关)计划项目:西安-咸阳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推进模式研究(2008K08-06)2008-2011(负责人)

(11)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“半干旱区水循环与水生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”(201501031)课题:面向水生态文明的半干旱区循环经济产业结构研究2015-2017(负责人)

(12)国土资源部科研专项:陕西省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成果应用方案研究2001-2002(负责人)

(13)陕西省政府委托项目: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,2013年3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实施;项目首席专家和技术负责人

(14)陕西西咸新区管委会委托项目: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示范方案,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实施;项目首席专家和技术负责人

(15)西安市政府委托项目:西安市秦岭北麓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及实施方案,2015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实施;项目首席专家和技术负责人

(16)安康市政府委托项目:安康市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方案,201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实施;项目首席专家家和技术负责人

(17)安康市政府委托项目: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,2016年安康市人民政府发布实施;项目首席专家和技术负责人

(18)陕西省发改委委托项目:陕西省省级空间规划研究,2016(负责人)

(19)中国科学院委托项目: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重大任务(陕西/陕西/甘肃/河南/河北/山西),2016-2021(负责人/协调人)

(20)《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》专题: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调整优化研究,2020-2021(负责人)

代表性学术论文

(一)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及其优化调控领域

1.李同昇,徐冬平.基于SD模型的流域水资源-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分析.地理科学,2006(5);获首届吴传钧人文地理优秀论文奖(2008年)

2.程叶青,李同昇,张平宇. SD模型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应用.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,2004(12)

3.王武科,李同昇,徐冬平.基于SD模型的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水资源调度系统优化.资源科学,2008(7)

4.张洁,李同昇,王武科.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耦合状态分析.地理科学进展,2010(6)

5.张洁,李同昇,周杜辉.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进展.干旱区地理,2011(2)

6.敬博,李同昇,温伯清.基于地形因素的秦巴山区人口-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研究.地理科学,2020(5)

7.敬博,李同昇,祁 航.基于供需匹配模型的秦巴山区人地关系均衡状态及空间管控研究.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,2020(3)

8.王昭,刘建红,李同昇.秦巴特困区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—以陕西省山阳县为例.生态学报,2019( 11)

9.石钰,马恩朴,李同昇.基于农户视角的洪灾社会脆弱度及影响因素--以安康市4个滨河村庄为例.地理科学进展,2017(11)

10.李同昇,韦亚权.工业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.生态学报,2005(4)

11.巨虹,李同昇,翟洲燕.基于ETFP(生态全要素生产率)的黄河流域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研究.资源科学,2020(6)

(二)农业科技园区创新扩散与农区发展领域

1.李同昇,罗雅丽.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扩散.地理研究,2016(3)

2.刘笑明,李同昇.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环境的定量化评价研究.地理科学,2008(5)

3.满明俊,李同昇,李树奎.技术环境对西北传统农区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影响分析.地理科学,2010(1)

4.满明俊,周民良,李同昇.农户采用不同属性技术行为的差异分析—基于陕西、甘肃、宁夏的调查.中国农村经济,2010(2)

5.于正松,李同昇,李献波.西北地区农业技术扩散环境的空间分异.地理科学进展,2013(4)

6.龙冬平,李同昇,苗园园.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.地理学报,2014(2);获评第二届最具影响力中国地理期刊优秀论文(2018年)

7.李楠楠,李同昇,于正松.基于Logistic-ISM模型的农户采用新技术影响因素,地理科学进展,2014(4)

8.于正松,李同昇,龙冬平.陕甘宁三省(区)农业现代化水平格局演变及其动因分析.地理科学,2014(4)

9.丁瑞,李同昇,李晓越.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与形成机理分析.干旱区地理,2015(1)龙冬平,李同昇,苗园园.陕甘宁地区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的区位选择.地理研究,2014(8)

10.杨华,芮旸,李炬霖,李同昇.陕西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特征及障碍因素.资源科学, 2020(1)

11.WANG Zhao, LIU Jianhong, LI Tongsheng, REN Wanying, RUI Yang.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Technology Diffusion: A Case Study of Yangling ASTP[J].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,doi: 10.1007/s11769-021-1196-6 

(三)城乡发展与规划领域

1.李同昇,刘笑明,陈大鹏.区域小城镇的空间类型及其发展规划研究.城市规划,2002(11)

2.李慧栋,李同昇,张洁.以工业旅游为主导的景区规划研究.城市规划,2006(10)

3.沈锐,李同昇,赵伟.后现代的新城市主义与中国城市规划.城市问题,2005(4)

4.王国爱,李同昇.“新城市主义”与“精明增长”理论进展与评述.规划师,2009(4)

5.李普峰,李同昇.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及其机制分析.城市发展研究,2009(3)

6.周杜辉,李同昇,哈斯巴根.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机理.地理科学进展,2011(2)

7.张琦,李同昇,韩霞.城市内部建设监理企业区位选择的研究与实证.地理研究,2013(11)

8.龙冬平,李同昇,苗园园.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.地理科学进展2014(4)

9.吴文恒,李同昇,朱虹颖.中国渐进式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实践与启示.人口研究,2015(3)

10.马恩朴,李同昇,卫倩茹.中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化机制探索.地理科学进展,2016(7)

11.宋琼,赵新正,李同昇.多重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 —基于有向多值关系视角.地理科学进展,2018(9)

12.武鹏,李同昇,李卫民.县域农村贫困化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—以陕西山阳县为例.地理研究,2018(3)

(四)旅游、文化与政治地理领域

1.李同昇,张洁.国外工业旅游及其研究进展.世界地理研究,2006(2);入选《中国旅游研究2006》20篇代表性论文

2.杨永波,李同昇.基于游客心理感知评价的西安乡村旅游地开发研究.旅游学刊,2007(11);入选《中国旅游研究2007》20篇代表性论文

3.李同昇,马庆斌.观光农业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.生态学杂志, 2002( 2)

4.杨军辉,李同昇,徐冬平.民族旅游村寨居民文化补偿认知的空间分异及机理.地理科学进展,2015(9)

5.翟洲燕,李同昇,常芳.陕西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基因识别.地理科学进展,2017(9)

6.安传艳,李同昇,翟洲燕. 1992-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特征与趋势—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.地理科学进展,2018(9)

7.安传艳,翟洲燕,李同昇.近10年来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特征及对中国的启示:基于Elsevier ScienceDirect收录文献的分析.资源科学, 2020(5)

8.李同昇,龙冬平.中亚国家地缘位置与中国地缘战略的若干思考.地理科学进展,2014(3)安传艳,李同昇.地图表征的权力运作机制:建构的知识话语.地理研究,2019(8)

9.李同昇,黄晓军.新时代国别地理研究的若干思考.世界地理研究,2020(5) 

代表性教学项目和主要成果

1.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(教育部):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(TS12489)2010-2013(负责人)

2.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(教育部):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(070503)2013-2015(负责人)

3.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项目(教育部):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(070503)2020-2025(负责人)

4.李同昇,赵 荣.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特点分析—兼论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改革问题.人文地理,2000(4)

5.李同昇,赵荣,曹明明,李林华.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.高等理科教育,2002(2)

6.李同昇.基于能力和素质的考试改革探讨.高等理科教育,2002(2)

7.刘万青,李同昇,李天文,赵牡丹,刘咏梅.高校GIS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渐进式改革研究.高等理科教育,2008(2)

8.杜德斌,冯春萍,李同昇.世界经济地理.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 2009(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)

9.陕西省精品课程:人文地理学,2005-2012(负责人)

10.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: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.李同昇,赵荣,曹明明,李林华;陕西省人民政府2002-02-27(SJX2059)

11.西北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:地理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.李同昇,曹明明,孙根年,刘科伟,汤国安;西北大学2005-07

12.李同昇:西北大学第四届教学质量优秀奖一等奖,西北大学2007-03